“斗拱博物馆”
斗栱,又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 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弓形横木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 每一组合称一攒。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 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斗栱按位置分为三类:宋式分柱头铺作(柱头之上的斗栱)、补间铺作(柱间额枋或普拍枋上的斗栱)和转角铺作(屋角柱头之上的斗栱)。 清分别称柱头科、平身科、角科。 宋式铺作造栱之制华栱断面有单材、足材之分;其它各栱断面均为单材。 重栱,在泥道栱、瓜子栱上叠慢栱;单栱,没用重叠慢栱。 计心造,在跳头上有横栱;偷心造,跳头上没横栱;唐宋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栱计心。
横栱:宋式斗拱构件横向(面阔方向)摆放的栱。按所处位置不同,有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骑栿拱、骑昂拱、绞栿拱、绞昂拱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lqfgqz.com/?p=6007
>> 转载请注明: www.lqfgqz.com 2022年01月01日 于 2号站-代理总代-二号站注册仿古青砖建材厂 发表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