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1
10-19

刘元丰曾经制瓦的瓦窑,现被用来做青砖。

刘元丰正在演示做瓦的流程。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2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熊文 通讯员 陈恭森 曾诗怡)江南水乡建筑着意修饰外景,小路、牌坊、祠堂、风水楼阁等都是重要元素。粉墙黛瓦,便是江南水乡建筑的重要标志和典型特色。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别具一番纯朴、清新的乡土气息。当中的瓦,便是我们当地俗称的“小瓦”,4寸宽、5寸长。

  “天晴盖瓦,雨下和泥”,宋朝的朱熹曾对瓦匠有过精辟的描述,可见这一古老行当由来已久。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区对瓦匠这一行当的职能有所区分。如有些地区瓦匠既要和泥做瓦,又要上房盖瓦、翻瓦,而在长沙县,瓦匠一般只负责做瓦,建新房盖瓦,或是修屋翻瓦则是泥工的活。

  追忆:小瓦之乡始自宋元

  江背镇湘阴港村86岁的刘元丰老人与这一行当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不止做过瓦,更是在那个小瓦盛行的年代里,第一个挥舞起承包瓦窑带头致富的大旗,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论及小瓦在当地的辉煌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有名的小瓦之乡——南阳城古镇,该镇作为宋元时期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集镇,因其大大小小的瓦窑而声名远扬,成为三湘大地的制窑中心之一。“因为紧邻浏阳河畔、水运便捷。当时的南阳城拥有上百户人家,为方便装卸货物,一条1500余米长的人工运河直通集镇中心。小瓦经水运至长沙、岳阳甚至更远的地方。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小瓦才用土车子运。”湘阴港村支部书记熊文铁介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柴山多,烧瓦的燃料充足;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特有的白膏泥很适合制瓦。因此,大量外乡人涌来打工,有的一家子几个男丁齐上阵,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制瓦的繁盛。

  刘元丰是熊文铁的姑父,回忆起那些年大力发展生产的光景,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十几岁时,他就开始看邻里百姓做瓦,设施厂房由窑棚和瓦窑构成。在四面敞开的窑棚里做成胚子,再投入瓦窑烧制。当年红火的是王家窑棚和徐家窑棚,人们从田里挖上来白膏泥堆在禾场里,土办法是让牛踩熟变成黄泥,再刮成皮围在瓦桶周边,然后用带有纹路的“烫子”去刮,这样瓦片就有了纹理,盖在屋上有了摩擦力不易滑动。之后就可以将胚子晾晒或阴干了,再套成一沓沓的,投放进窑中燃烧。如果是烧柴,需四天四夜不断火,烧煤则要半个月。一道工序是淬火,用水蒸气将其淬成黑色,以提高硬度。

  发迹:带头致富成当地首个万元户

  20多岁时,刘元丰在大队上出集体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刘元丰一听闻将实行包产到户,还没等正式通知,有远见的他就不声不响地抢起了先机。

  他先是赊账花2分5厘每担泥的价钱,雇工运了大量白膏泥来囤,七八个人足足挑了一个礼拜。泥巴多到什么程度呢?“后来烧了一年都没烧完!”刘元丰回忆。“你现在又没钱,担这么多泥做什么!”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连老婆熊美兰都来了脾气,“你搞鬼路,就要过年哒还欠账!”但刘元丰仍坚持己见。

  接着,刘元丰又在生产队赊账700元买了一头黄牛,随即又以900元的价格转手卖掉,赚的钱付清了之前担泥巴的工钱。周围人看到他如此会盘算,也就不再言语什么了。

  等到包产到户的通知正式下来,他立刻提出要承包瓦窑。可是当时组上只有三个窑,这么多户怎么分?这时,他又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股份制。

  后,他与人合伙包下大的一间窑。就在其他人担忧是否会亏钱时,他请来技术师傅开始烧30万片瓦的第一窑。“每一窑,要多少柴,能烧多少片,我都很清楚,不会浪费一点料。”第一窑烧制成功,刘元丰净赚3000元。他一鼓作气又将其投入扩大生产,连出了两窑。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轮到其他股东烧制第三窑时,由于该股东没看准火候导致瓦片没烧熟,其一气之下不管堆在里面的瓦片,就是不腾窑,刘元丰只好赶紧在自留地上新造一座窑。当时天气干燥,小瓦走俏,刘元丰只用两个月就烧了三窑,1983年共烧了10窑。当之无愧,他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个家里通上电、看上电视的人。光荣的是,作为致富带头人,他还被邀请到位于潘家坪的长沙县政府参加了表彰大会。

  隐退:工厂磁瓦兴盛瓦窑随之关闭

2021
10-19

中新网兰州8月17日电 (记者 葛勇 通讯员 鲍娜 邵勇)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砖雕文化,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17日在甘肃临夏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揭幕,来自全国六大砖雕艺术流派代表、71位砖雕手艺人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

砖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集砖瓦材料生产、雕刻技艺传承和建筑艺术表现之大成,既有华丽的外在艺术表现,又蕴含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次大赛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艺振兴计划》,探索砖雕传统手工艺在新时期的创意、创新发展,促进砖雕艺术和技艺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发掘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振兴中国砖雕传统手工艺。本次大赛作品规模大、专业水准高,既注重传承保护又重视创新发展,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也代表着当代砖雕艺术的高水平。

在活动现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广沛、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炫、甘肃省砖雕协会会长王武明等主办单位的领导专家,都表达了对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通过大赛促进砖雕艺术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来自自建筑艺术、非遗保护、民间美术、艺术雕塑、雕刻技艺等不同领域的7位知名专家组成了本次大赛的专家委员会,保证了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青砖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砖雕技艺精湛,流派众多,是对世界建筑文化的杰出贡献。目前砖雕行业还比较落后,大多是小微企业,我们有责任扶持行业的发展。”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广沛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是一个重在参与的手工技艺舞台,来自全国众多爱好砖雕的手工艺人,可以在两天的比赛时间里,比学赶帮,切磋技艺。同时,该项活动也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2021
10-19

仓巷街

那是周五之夜,陪着妻子女儿一同到文化宫影院观看了口碑炸裂的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的《流浪地球》之后,已经差不多十点了。我们打不上车。或许,还是年未过罢的缘故吧,城市的街巷还是车水马龙,与街灯相互辉映的红灯笼还绽放着柔和而温馨的光,人来人往,一点儿没有归于寂寥和宁静的迹象。

回家的路并不远,只有不到三公里。我建议步行回去,锻炼赏夜景,两厢不耽误。她俩不干。就在我们为如何回家争来争去的时候,女儿提了个建议——要不,我们一块儿去仓巷街吧?

好主意!

文峰北路

仓巷街是闻名遐迩的一条网红街。春节期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上曾流传很多关于仓巷街的图文,在我的内心底,也早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期盼,只不过时间不济,以至于始终没有成行。那晚,趁着月光迷人,伴着夜色诱惑,我们决计一同探究春色灯影里的仓巷街到底何种风情令人如痴如醉。

仓巷街在文峰北路,紧挨文峰塔、十二府。文峰塔是古老而璀璨的城市名片,建于五代后周,上大下小,风格极为别致。十二府是后来建起来的仿古建筑,颜值很高,可谓现代商业新地标。作为古都,或许,也只有如此古风古韵,才配得上这一座城市见证数千年兴衰荣辱的历史厚重。我漫步湖畔,微醉于十二府倒影如画,遥想着殷商甲骨记载的久远文明,洹水渔翁驾驭的历史车轮,以及六尺仁义巷彰显的人文精神,就不能不由衷地给予这一方浑厚的土地一片深情。

十二府

顺着文峰北路向东走,路过全国有名的口腔医院,便是仓巷街了。它并不招摇,并不绰约,像一个心怀故事的忧郁的女子,端坐在繁华商业街的后面,不声不响,凝望着深邃的夜空,凝望着突兀的老树,凝望着那些给它打上网红标签的闲庭信步的行人。

仓巷街并不是原来就有的名字。起初,因位于县衙粮仓门口,这条街被称之为仓门口街,确是土得掉渣,俗不可耐。后来,粮仓废了,鉴于其是老城区内的重要街巷,故“粮仓”“街巷”各取一字,取名曰仓巷街,如此一改,听上去就好了许多,至少,与仓门口街相比,多了些古朴典雅。

仓巷街

仓巷街不长,只有528米,也不宽,只有4.9米。青石铺路,青砖砌墙,青瓦覆顶,简约而狭窄的院落,粗壮而挺拔的树木,古老而斑驳的招牌,尽显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的灰色基调。低矮店铺,高大门楼,历经了人有高低贵贱的历史烟云,诉说着天有风雨霜雪的岁月流长,行走其间,如在历史深处,邂逅明清,偶遇民国。

深夜的仓巷街,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的门楼,一边孤零一盏,有的门楼,一边相连三盏,但不论怎样布局,在厚重的夜幕里,那一抹浓艳的绯红,都显得格外耀眼。黄色的灯光,打在青砖青瓦上,映射出绚烂而饱满的金黄,尽显大气,庄重。青石路,青砖墙,金屋顶,红灯笼,如黑色画布上打造的人间美景,古色古香,悠远绵长。

大仓门

虽是深夜,但这里还是一如既往地熙攘喧闹。从春节到元宵,这里安排了许多极具中国风的节目表演及活动,如舞狮表演、旗袍秀民族服饰表演、传统武术表演、战鼓表演、元宵猜灯谜等。古朴的街巷,传统的表演,除了渲染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打造文化盛宴,展现文化魅力。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表演夜里没有。在游人如织的流中,我放任自己的思绪倚靠着青砖的脉络穿越历史重山,遥望那年那刻,孩子们在巷子里的年味中奔跑穿梭,欢颜笑语,大人们在红灯笼的魅影里燃放烟花,迎接新年。

仓巷街

2021
10-18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继西方学者之后,成批前往中国各地进行各类调查,并因此留下了许多调查报告和大量的图像(包括绘图和照片)资料。其中就包括日本佛教史学家常盘大定和建筑史学家关野贞合著的十二卷《支那文化史迹》(新版更名为《中国文化史迹》)。该书中文全译本日前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新书出版座谈会于6月8日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召开。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认为《中国文化史迹》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遗迹的“定格”,它为当时的中国学界,提供了中国古建筑、雕塑、陵墓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初步研究。书中照片和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史迹和文物,经历百年的时代巨变,有很多现在已经不存,或者损坏,或者改变样貌。因此书中的照片图像已然成为保留这些史迹和文物物质样态的唯一材料,其珍贵性自不待言。

《中国文化史迹》

日本学者考察中国留下晚清民初史迹影像

在清末民初中国时局动荡期,许多来自欧美和日本的探险家和学者相继来到中国,进行历史文化遗迹的调查和发掘活动,并因此发现了著名的敦煌遗书和居延汉简。这些探险家包括瑞典人斯文·赫定、喜仁龙,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德国人李希霍芬等。

日本明治时代以后,尤其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在日本政府和财团的支持下,日本学者继西方学者之后,成批前往中国各地进行各类调查,并因此留下了许多调查报告和大量的图像(包括绘图和照片)资料。其中就包括日本佛教史学家常盘大定和建筑史学家关野贞合著的十二卷《支那文化史迹》(新版更名为《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

1918年至1924年,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组织田野调查团,在中国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从事文化史迹调查工作,借助照片、图解和文字记录了晚清民初中国文化遗迹保存与变化实况,编著了十二卷以图片为主的大型图录《支那文化史迹》。日文初版曾于1939年5月至1941年7月由法藏馆陆续印行,共12辑。

据该书中文全译本主编,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李星明统计,原书记述了大小佛教石窟群和摩崖窟龛二十九处,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北响堂山石窟、南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著名的佛教圣山七座,佛教寺院或寺院遗址二百三十四处。在涉及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僧时,还专设高僧小传,这样的小传计有四十一个;同时在踏查佛教史迹过程中踏查道教史迹28处······

书中图片:龙门奉先寺大佛右胁侍菩萨和罗汉

书中图片:天宁寺 梵钟

“《中国文化史迹》用它的内容和解说来告诉我们,历史不仅仅由文献构成历史,还有物质、图像和器物构成历史。书中的史迹很多都有双重的史料价值,文字史料价值和物质史料价值。”李星明说。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认为《中国文化史迹》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遗迹的“定格”,它为当时的中国学界,提供了中国古建筑、雕塑、陵墓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初步研究。

“在中国自身没有大规模文物普查的时代,由于他们调查了相当广泛的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北京、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除了西北、西南与东北),也挑选了数量颇大、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这一调查等于给当时的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按图索骥和继续研究的目录。”葛兆光说。

书里内容

中文全译本呈现文物遗迹百年变迁

2021
10-18

东乡县喇嘛川木雕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加工木雕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东乡县的木雕产品名气越来越大,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本报通讯员 梁永吉

近年来,临夏县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开发思路,将砖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先后成立多家公司,设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了“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临夏砖雕构思巧妙、技法独特,在全国众多砖雕流派中自成一派,成为河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

临夏县砖雕产业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渐臻成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初的零散、作坊式生产起步,培育了以神韵、能成、青韵等砖雕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砖雕产业成为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年生产砖雕产品2万多平方米、砖雕工艺品5000多件,1800多人从事雕刻及安装,产品远销省内及青海、新疆、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等地。

2021
10-18

 湖北景琦古建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省大型的仿古青筒瓦生产基地,行业内产量大,品种齐,质量好的生产厂家之一。

 湖北景琦古建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古建筑材料设计、生产及古典建筑园林装饰装修的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长城砖、方砖、内外墙贴片、防潮砖、广场 砖以 及各种型号的沟瓦、筒瓦、猫头、滴水、翘角、吻、兽等。我厂系列产品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生产,选用优质的陶土、黏土,经高密度真空炼泥制坯,自然晾干, 后烧制10余天,通过洇蒸后出窖。抗冻、抗压、抗折及吸水率超过文物质量检验部门的指标要求,具有时代感强、形象逼真、不起皮、不反霜等特点。
    我厂自成立以来,不断谋取新的发展,承接了省内外数百余项大型的古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取得了多项荣誉称号,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掌握了各种新型施工技 术。本公司有一支集古建筑、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古建筑修缮、油漆彩绘和古典装饰装修于一体,实施多元化发展的队伍。本公司对外承接业务方式多样化,客 户可自带图样,按样制作,保证图案清晰、绝不走形,也可按客户构思代为设计各种产品。
    我厂是生产青瓦,青砖,古典建材的专业厂家,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我厂不断更新设备、改造窑炉、扩大规模,吸取经验,引进先进的制瓦技术,现今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先进、工艺精湛、技术全面的现代化企业。

2021
10-18

在汹涌的城市化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许多城市有意识地既修复了一批古建筑,也开发了一批仿古建筑。但是,一些仿古建筑看上去总让人觉得差点什么东西。细细比较仿古建筑与饱经沧桑的古建筑之间的区别,不难发现,仿古建筑普遍缺少文化内涵、艺术美感和感染力,它与古建筑“形似神不似”。不过,在位于云台山脚下的修武县七贤镇境内,在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和老民居的七贤民俗村中,一座仿清门楼的建造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为这座新崛起的民俗“古镇”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仿古门楼,近距离感受穿越 
  青色的城墙、灰色的瓦、桐油漆的大门,一座十多米高庑殿顶式的仿清古门楼掩映在绿树鲜花中,显得格外巍峨壮观、古朴典雅。 
  仿清古门楼坐落在七贤民俗村的大门口,整个结构重现了古城门的模样,配合七贤民俗村内“古镇”的设计,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的味道。 
  走进这座宏伟的仿清古门楼,便是另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放飞所有的杂念纷扰,聆听自然真实的声音,在山水之间、云台脚下,穿越时空与心灵对话,和自然共鸣。 
  仿古的设计展现了曾经诗情画意、叱咤风云的风流,被日子的镰刀一茬茬收割,老去的不仅仅是容颜,还有那颗激情昂扬的心,风雨无阻,坦荡胸怀,厚厚门板也像陈述了一段岁月的清欢。其丰满、粗狂、俊美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灿烂;细腻、巧妙、精致的雕刻工艺,展现了一个时代家族的辉煌。那雕栏的灯饰挂件,那匾额的精雕细刻,那悬梁的腾图走兽……像一只只嗷嗷困兽,大有一不小心都有冲出枷锁的可能。 
流连于门楼前,仿佛唤醒了在岁月深处的记忆。旧时那门庭内缭绕的炊烟,青青悠悠,丝丝缕缕,含满草木的清香,轻风拂过,在庭院内跌宕回旋、袅袅升腾。眨眼工夫,如梦如幻的烟影便薄薄地覆盖在庭院之上,又飘飘然、丝丝缕缕缠裹着村庄。 
  门的由来,细品门文化起源 
  门,在中国人眼里是通向各处的第一关,它预示着一切的开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许许多多事物熏陶得文采绚烂,有关门的文化即是如此。 
  门出现的确切时间,难以考证,也不必细细考证。不过,早在我们的祖先穴居于岩洞那个年代,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大概是从人类产生了家居意识,也就产生了门吧。山顶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挡些石块、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不就是原始的人类之门吗?
  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民居的滚脊门楼、里巷的阊阖、寺庙的山门、都邑的城门。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愈发独特。古人云:“宅以门户为冠带。”这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形象的作用。 
门,还演绎出种种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除夕门上贴春联与“福”字,正月初一贴鸡于门,破五“送穷出门”,上元节张灯祭门,清明门插柳,谷雨门贴符禁蝎,蚕月昼闭门,端午门悬艾菖,伏天城门磔狗,七月半门上挂麻谷,茱萸酒洒重阳门,冬至门上糯米圆……

民俗认为,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迈入室内的第一关,因此,又将一家一户称为“门户”。曾有人说,中国古典建筑是门的艺术。其实,寻常百姓,门岂止是“艺术”,还认为关系到一家人的吉凶祸福,故将门置于修房造屋的首位。 
青砖灰瓦,屋檐的五脊六兽 
  为了展现仿清古门楼的神韵,七贤民俗村的门楼按照五脊六兽的宫殿式建筑设计。 
  中国的古建筑物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据中国古书记载,正脊两端的兽叫“龙吻”。垂脊上的五条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这五条兽合称为“螭吻”。对螭吻,古书解释说,“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也”。此外,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鹤仙人,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只有“金銮宝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他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 
  “中国古代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都有五条脊,分别为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五脊六兽所说的建筑形式,大多为硬山式建筑。除了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硬山式建筑可以只有前面的两条垂脊有五个蹲兽,而后面的没有,所以统称为‘五脊六兽’。”七贤民俗村运营总监高涛告诉记者。中国古代先民称五脊上的六兽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人们以兽镇脊,实际上是祈求这些镇兽能避火消灾。在两坡瓦垄交会点,用吞兽严密封固,还可以护脊,防止雨水渗漏,既有装饰美,又有护脊之实效。 
  等级分明,讲究的大门规格 
  在七贤民俗村这座仿清古门楼的设计中,除了五脊六兽的宫殿式建筑外,吸引人的莫过于中间那两扇5米多高由百年榆木制成的大门了。 
  “这扇大门是有20多块10厘米厚的百年榆木压制而成。”高涛说,木门经过打磨、抽丝、压制、固定等多道工序制作,然后用五根大称和钢板固定,一扇门就重达千斤。在古代,如果想要开启这么一扇门,至少需要四个人。而现在,经过加工,一个人就能很轻易地打开。 
  除了这些,这扇仿古大门典型之处则是门钉的设计。“早的门钉只起加固门板的作用,由于一扇大门往往要由若干块板子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就在门板里头穿上带,又怕带不结实,于是再用门钉加固。后来门钉做得越来越整齐,横竖成行,钉子的数目也就成了等级的标志了。”高涛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门钉颇为重视,它是封建等级的标志。明太祖朱元璋,首开门钉列入典章制度,对王城规定了“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清代对大门门钉的使用在《大清会典》中亦有了详细明文规定:“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钉金钉,坛庙圜丘遗外内垣四门,皆朱漆金钉,纵横各九。”这应是取其“九九归一”,天下一统的意思。 
  对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有明确规定:“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也就是纵向上不变排列为九,但是在横向上每行要减二,也就是七颗钉,合计每扇门上为63颗钉。“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减亲王七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也就是要减掉亲王府门钉总数的七分之二,合计18颗钉,这样一来每扇门上的门钉为45颗。七贤民俗村这座仿清古门楼的大门正是按照郡王府的级别设计,每扇门都有横五纵九45颗钉,级别可谓不低。 
文化传承,厚重的民族文化 
  门,带着主人的尊卑、髹饰历史的风俗。我们今天能在七贤民俗村看到古代建筑上的大门,是设计建造者的心血,他们站在建筑学的立场上,致力于研究传统建筑美学形式,尽力把围绕传统建筑的其他文化因素剥离出来,继承和发扬它的精髓,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它的象征功能、礼仪功能等社会层面的作用。 
  “我们建造的这座仿清古门楼,不同于修葺一新的仿古建筑,看上去总让人觉得差点什么东西,它有着自己的思想,是设计建造者们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之下,用心模仿出来的,看得久了,就能从中品出仿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气息。”高涛说。作为一扇大门,它不仅表达了日常生活的现实使用功能,还表达着文化的精神价值,这是设计建造者赋予它的文化内涵,使其继承了传统文化,同真实文物或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保持同等的标准,并与七贤民俗村“古镇”的设计相得益彰。 
  其实,历史建筑的意义在于文化载体和先祖的创造印迹。一方面,作为文化的载体而言,历史建筑本身已经是当代人意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印迹而言,历史建筑反映了古人的时代精神和生存状态,也包含了创造者的生命印迹。因此,包括仿古建筑在内的当代建筑也应该像历史上的建筑一样,力争反映出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历程。 
这座仿清古门楼没有一味地陶醉在历史的辉煌与灿烂之中而过分地敬畏历史,而是借用历史建筑形式的解释系统作为“引子”,利用传统构件或吸收传统元素,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建筑形式的同时,在传统建筑形式里注入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或许,这就是七贤民俗村所要追求的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要精心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刻意体现园林化情调的“天人合一”。希望有幸来此者不妨亲身体验,感受其厚重的民族文化。 

2021
10-17

青瓦,也称布瓦,是早期民房常用建筑材料。无棣县作为鲁北千年古城,青瓦数量尤多,随着老旧民房消失,青瓦往往被当作建筑垃圾扔掉。

从2010年开始,无棣县古城管理中心主任刘震就收集青瓦,至今已收集30万块。受朋友在砖瓦上刻字的启发,刘震开始了他的“青瓦画”创作之旅。

2014年,刘震申请了国粹布瓦画和姓氏图腾布瓦画设计专利和知识产权,成为了布瓦画专利拥有人,那些静静躺在角落里的青瓦在他手上开始焕发新生。

2021
10-17

经过200多公里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这片青砖青瓦的生产场地——徐家窑。据说,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一位整整70岁的老人,他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正是由于几世纪的砖瓦情缘,让他在1970年,又带着祖辈传下来的烧砖工艺回到这里,扎了根。

徐家窑的主人徐加利,没有白发,说话干脆利索,很难想像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聊到烧窑情缘,老人说,还得从自己的爷爷说起。

有着百年历史的古窑,在徐家窑的院子里矗立着,虽然不再使用,但仍保持着原貌,百年以来,窑身已经被修复过无数次,但上面的“徐家窑”三个字一直保留至今。

青砖青瓦属于我国的古建筑材料,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与普通砖瓦不同,它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因为它的烧制过程复杂,时间长,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

1983年分田到户,徐加利就开始做手大片瓦,直到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长春南湖宾馆用古瓦,他就把这活接下来了。

就这样,徐加利的烧砖手艺又捡了起来,并且越做越大,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条件的限制,窑洞烧砖的古老方法逐渐被取缔,都改成了流水线生产。

在窑洞旁边,就是如今徐家窑烧制砖瓦的流水线车间,曾经需要7天才能完成的烧窑工序,如今,在这个车间里,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虽然自动化生产如今已经成为徐家窑砖瓦生产的主要方式,但厂里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制砖手艺,赵文福就是手工制砖坯的一位老师傅,这处近百平米的房间,就是他的“战场”,每天搅土工人将土混好运到房间里,赵师傅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在赵师傅的口中,技术性的语言并不多,但看到他操作的每一个动作,就会发现每一步都很有讲究,例如摔泥时,需要力量更大,必要要使模具中的四个角都被填满,从而保证制作出来的砖可以方方正正,经得住烧制。

在赵师傅的帮助下,记者耗时5分钟,从摔土、扣模、到最后摆放,才勉强做出一个,而这些动作,赵师傅每天需要重复500次。在很多技艺开始自动化、机械化的时候,这项传统的手工制砖显得更有温度,更有意义。从1970年开始,徐加利先是在窑上打工,再到成为徐加窑的主人,到最后带着附近村屯的农民学习制作青砖青瓦的手艺,不仅让村邻的生活富足起来,同时,也让祖传的烧窑技术得到延续,尽管如今这份工艺加入了更多的工业化元素,但徐加利觉得,手工这项技艺,还是应该作为祖辈留下的财富,传承下去。

徐加利舍不得这个手艺丢了,希望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会做,会烧,会懂,中式的建筑在世界上还是很好的,受欢迎的。

吻就是兽吻,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在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有保护建筑的寓意,除此之外,屋脊上还有的各种不同形态的飞禽,统称为脊件,这些脊件的雕刻,都是由马笑舫带着工人们来完成,所有脊件儿的制作,要先用泥塑做出模具,用模具翻模做出成品,再烧制而成。

当然泥塑后的造型,经过翻模,形成模型,成千上百的脊件都可以进行复制。每一个脊件的泥塑过程基本要在两三天左右,为了保障翻模时可以轻松脱坯,很多凹凸有致的造型,马笑舫都有自己的技巧。

模具完成后,就会被送到砸花脊车间,在这里,工人干的活虽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却十分费体力,每一个模型都是几十斤到上百斤不等,工人们要拍打泥土填充模具。

砖雕属于我国四大雕刻艺术中的其中一类,分为浮雕、平雕、透雕、圆雕、贴雕,一般雕刻的图案多以花型、鸟兽、以及象征美好寓意的实物为主,和泥塑不同,砖雕的硬度更大,为了让雕刻力度适宜,马笑舫一般会配合一个木槌进行工作。

在马师傅的指点下,记者进行砖雕体验,看似轻松的雕刻工作,背后都是细心,下刀的手法不仅要精准,力度也要适中、柔和。

2021
10-17

“故宫的藏品太多了,1862690件,展出的比例只占文物藏品的2%。我们现在有愧于观众的是文物展出的比例太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21日,单霁翔与220多名港澳台学生在故宫展开了一场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交流,活动由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与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联合主办。单霁翔透露,不断加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更多展出空间,是故宫未来的发展方向,“五年以后,我们希望藏品展出的比例,由今天的2%增加至30%。”

今年是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故宫的变化有目共睹。其中一个直观的变化,是借助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等举措,故宫开放区域不断扩大。近期,故宫南大库区域将作为故宫博物院家具馆实现对观众开放,这意味着,故宫开放面积将超过80%。

当天的讲座中,“开放”是单霁翔反复提及的关键词。“我们开放了故宫的四个花园,最后开放的是慈宁宫花园,108棵古树很幽静,我们又加了一点活力,我们的故宫鹿今天在这里生活。”他举例道,“我们开放了佛堂、城门、城墙……人们可以很兴奋地登上城墙,看故宫的风光,看外面的景色。”单霁翔说,故宫2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中,目前还有5.1万平方米没有对观众开放,“正在布展,希望两年以后(古建筑)全部对观众开放。”

用有趣的方式与大众接触和交流,也是故宫正在努力尝试的方向。单霁翔介绍,今年,故宫搭建了3个摄像室,借助高清晰摄像手段,源源不断地把藏品照片、古建筑照片传入网站,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故宫的风采,同时加快了微信和微博的更新速度,“大家会关心‘故宫猫’生活得怎么样,我们有‘宫猫记’的栏目;又如人们关注故宫今天开什么花了,我们有‘寻花图’栏目。”

此外,故宫还耗时3年4个月的时间,搭建了“数字故宫社区”。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故宫收藏的每一块地毯;书法爱好者可以临摹故宫收藏的7000件书法作品,并交由机器打分;故宫还邀请了专家给《写生珍禽图》中的每只飞禽配了真实的叫声,点击之后,鸟会飞会叫会吃食……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已经诞生在这里。”单霁翔不无自豪地表示,不仅是因为技术、设备先进,关键在于所有的项目都是深入挖掘既有资源的原创。在他看来,故宫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博物馆,而是一个文化展示、公众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他希望不断扩大开放的故宫博物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