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丰曾经制瓦的瓦窑,现被用来做青砖。
刘元丰正在演示做瓦的流程。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2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熊文 通讯员 陈恭森 曾诗怡)江南水乡建筑着意修饰外景,小路、牌坊、祠堂、风水楼阁等都是重要元素。粉墙黛瓦,便是江南水乡建筑的重要标志和典型特色。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别具一番纯朴、清新的乡土气息。当中的瓦,便是我们当地俗称的“小瓦”,4寸宽、5寸长。
“天晴盖瓦,雨下和泥”,宋朝的朱熹曾对瓦匠有过精辟的描述,可见这一古老行当由来已久。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区对瓦匠这一行当的职能有所区分。如有些地区瓦匠既要和泥做瓦,又要上房盖瓦、翻瓦,而在长沙县,瓦匠一般只负责做瓦,建新房盖瓦,或是修屋翻瓦则是泥工的活。
追忆:小瓦之乡始自宋元
江背镇湘阴港村86岁的刘元丰老人与这一行当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不止做过瓦,更是在那个小瓦盛行的年代里,第一个挥舞起承包瓦窑带头致富的大旗,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论及小瓦在当地的辉煌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有名的小瓦之乡——南阳城古镇,该镇作为宋元时期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集镇,因其大大小小的瓦窑而声名远扬,成为三湘大地的制窑中心之一。“因为紧邻浏阳河畔、水运便捷。当时的南阳城拥有上百户人家,为方便装卸货物,一条1500余米长的人工运河直通集镇中心。小瓦经水运至长沙、岳阳甚至更远的地方。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小瓦才用土车子运。”湘阴港村支部书记熊文铁介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柴山多,烧瓦的燃料充足;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特有的白膏泥很适合制瓦。因此,大量外乡人涌来打工,有的一家子几个男丁齐上阵,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制瓦的繁盛。
刘元丰是熊文铁的姑父,回忆起那些年大力发展生产的光景,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十几岁时,他就开始看邻里百姓做瓦,设施厂房由窑棚和瓦窑构成。在四面敞开的窑棚里做成胚子,再投入瓦窑烧制。当年红火的是王家窑棚和徐家窑棚,人们从田里挖上来白膏泥堆在禾场里,土办法是让牛踩熟变成黄泥,再刮成皮围在瓦桶周边,然后用带有纹路的“烫子”去刮,这样瓦片就有了纹理,盖在屋上有了摩擦力不易滑动。之后就可以将胚子晾晒或阴干了,再套成一沓沓的,投放进窑中燃烧。如果是烧柴,需四天四夜不断火,烧煤则要半个月。一道工序是淬火,用水蒸气将其淬成黑色,以提高硬度。
发迹:带头致富成当地首个万元户
20多岁时,刘元丰在大队上出集体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刘元丰一听闻将实行包产到户,还没等正式通知,有远见的他就不声不响地抢起了先机。
他先是赊账花2分5厘每担泥的价钱,雇工运了大量白膏泥来囤,七八个人足足挑了一个礼拜。泥巴多到什么程度呢?“后来烧了一年都没烧完!”刘元丰回忆。“你现在又没钱,担这么多泥做什么!”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连老婆熊美兰都来了脾气,“你搞鬼路,就要过年哒还欠账!”但刘元丰仍坚持己见。
接着,刘元丰又在生产队赊账700元买了一头黄牛,随即又以900元的价格转手卖掉,赚的钱付清了之前担泥巴的工钱。周围人看到他如此会盘算,也就不再言语什么了。
等到包产到户的通知正式下来,他立刻提出要承包瓦窑。可是当时组上只有三个窑,这么多户怎么分?这时,他又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股份制。
后,他与人合伙包下大的一间窑。就在其他人担忧是否会亏钱时,他请来技术师傅开始烧30万片瓦的第一窑。“每一窑,要多少柴,能烧多少片,我都很清楚,不会浪费一点料。”第一窑烧制成功,刘元丰净赚3000元。他一鼓作气又将其投入扩大生产,连出了两窑。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轮到其他股东烧制第三窑时,由于该股东没看准火候导致瓦片没烧熟,其一气之下不管堆在里面的瓦片,就是不腾窑,刘元丰只好赶紧在自留地上新造一座窑。当时天气干燥,小瓦走俏,刘元丰只用两个月就烧了三窑,1983年共烧了10窑。当之无愧,他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个家里通上电、看上电视的人。光荣的是,作为致富带头人,他还被邀请到位于潘家坪的长沙县政府参加了表彰大会。
隐退:工厂磁瓦兴盛瓦窑随之关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lqfgqz.com/?p=5600
>> 转载请注明: www.lqfgqz.com 2021年10月19日 于 2号站-代理总代-二号站注册仿古青砖建材厂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