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号站注册登录网 > 2号站注册开户_正定隆兴寺转轮藏:中国现存最早的斗拱结构转轮藏
2022
02-05

2号站注册开户_正定隆兴寺转轮藏:中国现存最早的斗拱结构转轮藏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其独特的木结构是其美的关键所在。隆兴寺中有许多宋代时期的建筑,以及明清时期修葺后的建筑,千年之后,这些建筑依然璀璨夺目。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初名龙藏寺,唐改称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在寺内铸了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对寺内建筑均有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沿用至今。清末民初寺院颓败,建国后多次大修基本保持了北宋时期的规模。

 

转轮藏殿是隆兴寺内三座保存完好的北宋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几座经典的“叉柱造”楼阁式建筑之一;斗拱形制拙朴、布局疏朗,由下至上,斗拱的组合似乎有一种渐次上升的韵律;而为了安放转轮藏,殿内架构采用的“移柱”做法,更是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奇思、妙法。

 

转轮藏殿建于北宋,高二层,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歇山顶。转轮藏殿不仅本身就是一座结构被梁思成先生赞不绝口的珍稀北宋楼阁式建筑,更难得的是殿内还保留了宋代的转轮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实例。“转轮藏是一个中有立轴的八角形旋转书架,为此类构造中一个罕见的实例。它的外形如一座重檐亭子,建筑构件的处理极为精致。下檐八角形,上檐圆形,两檐都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由于这项小木作严格遵循了《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所以是宋代构造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实例。”——《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先生在考察隆兴寺后,对转轮藏的梁架结构赞不绝口:转轮藏殿梁架的结构,可以说是建筑中罕有的珍品。下层因前面两金柱之向左右移动,迫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架因前后做法之不同,有大斜柱之应用,而大斜柱与下平槫下襻间相交接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免强,在梁架用法中是最上乘。此外各梁柱间交接处所用的角替,襻间,驼峰等等,条理不紊,穿插紧凑,抑扬顿挫,适得其当,唯有听大乐队之奏名曲,能得到同样的锐感。

 

在本身的结构上说,藏殿上檐的斗拱是个罕见的做法:五铺作,单拱,出单杪,双下昂,清式所谓五踩单翘重昂。其特点在第二昂并不比第一昂长出一跳,只与令拱相交,其上便是耍头;两重昂同长的例,还以此处为初见。下层昂下有华头子承托,如《营造法式》之制。昂尾方正无雕饰,简朴古劲得很。
 

 

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直径七米,是一座收藏经文的旋转书架,外观形似八角形亭子,中设木轴,亭身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主要有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店和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清代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因此称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