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号站专用通道 > 2号站平台登录_隐匿山间的古建艺术瑰宝,木门寺
2022
02-03

2号站平台登录_隐匿山间的古建艺术瑰宝,木门寺

木门寺位于安岳县城北20公里八庙乡清凉山麓,木门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前称“佛胜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无际禅师在北京圆寂后,明英宗下诏礼部护送灵柩回蜀,安葬在清凉山佛胜寺八方石塔内。为使舍利塔不受风吹雨打,明英宗命蒯祥建一亭覆盖于石塔之上。蒯祥采用了仿木石雕的方式建筑“介”字塔亭,整个石亭仅有两扇门为木质,因此佛胜寺又称为木门寺。
 

 

木门寺的建筑形制为亭内修塔、亭外建殿,因其亭仅两扇大门用木料制作,其它部位均为石料仿木建造,故名木门寺。石亭内葬明代高僧无际禅师尸骨,故名无际禅师亭。无际禅师亭背北面南,为石砌仿木建筑的无梁方殿,成“介”字形。亭的柱、枋、檐、脊、斗拱、房瓦、滴水、椽子等均为石制,但从外观看却和木制无异,正可谓巧夺天工。
 

 

亭内正中立五级八角石塔一座,高4.7米,须弥座塔基。这便是无际禅师圆寂的石塔,内葬禅师立棺一具。塔身光滑如镜,正面阴刻无际禅师坐像。塔顶部呈穹窿状,中心雕团花图案,内壁四周四角雕卷草斗拱12朵,每朵卷草上面圆雕禅师弟子像一尊,身披袈裟,神态各异,皆面向禅师墓塔,个个面部表情悲戚凝重。 为充分显示塔亭的无比煊赫庄重、珍贵典雅,又建一木质结构的大殿将塔亭覆盖。此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共5间,每间宽13.7米,进深11米,通高12米,檐高5.5米。梁 上书“雍正九年”题记。檐下饰有柱头铺作及铺间斗拱。门额饰“二龙抢宝”图案,楷书“无际禅师塔亭”6字,门前有石阶三级。大殿宏伟壮丽,雄踞清凉山麓,殿中修亭,亭中建塔,巧夺天工,绝无仅有。

 

安岳县木门寺这种仿木结构的石建筑,为世所罕见,是现代建筑学者和雕刻艺术家研究、鉴赏的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安岳县木门寺的构建十分奇特,独具匠心,它为亭内修塔,亭外建殿的一种罕见的古建筑群。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