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古青砖是仿照古青砖的各类款式,按照古青砖的烧制方法,采用古青砖所用的粘土材料现代烧制而成的青砖。因此古青砖具有抗冻性、无辐射、耐老化、耐风化、耐水、透气性强、吸水性好等特性。多用于庙宇、园林景观、中式茶楼、影视城等建筑工程。
仿古青砖制作方法
(1)施工前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沾污物、麻面,将表面洒上水,使其保持湿润。
(2)确定排砖的方案之后,在找平层上划出墙砖铺贴的位置和砖缝位置。
(3)用1:1的水泥砂浆均匀涂在砖的背面,对准位置线贴好拍平,注意毛纹向下。
(4)勾缝砂浆厚度不能少于面压厚度的三分之二,灰缝要勾的严密。
仿古青砖生产工艺和常规的红砖生产工艺不同,红砖比较简单,冷却采用的是自然冷却,而青砖使用的是水冷却,操作起来比较的复杂,因此现在红砖生产的比较多。但是,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都优于红砖。正因如此使得仿古青砖与其他砖不同,青砖的抗压大于10兆帕,吸水率小于20%。不论是颜色、硬度还是哪个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仿古青砖尺寸
仿古青砖品种、花色多,规格齐全,可以说是抛光砖和瓷片的合体。一般的仿古青砖的尺寸有:60×240mm、75×300mm、70×280mm、60×280mm、100×380mm、100×400mm或200×400mm。
仿古青砖条砖的尺寸一般为24cm×12cm×5cm、29 cm×14 cm×6cm或是21 cm×14 cm×3cm。
仿古青砖价格
仿古青砖不论是低档、中档或是高档的品牌都有。比较出名的品牌有:玛拉兹、金金意陶、楼兰等等。价格在、大概在150元/?左右。不过选购仿古砖好还是和整个装修风格相映衬为好,这样才显得家装相得益彰,更添艺术气息。
以下为部分仿古青砖报价,可供消费者参考:
(1)外墙青条砖仿古装饰粘土青砖贴片,价格在每块23元左右。
(2)青石板天然哑光防滑石材仿古青砖地砖,价格在每块18元左右。
(3)中式青砖文化砖复古明清外墙砖,价格在每块36元左右。
(4)古典民风文化砖仿古青砖室内背景,价格在每块40元左右。
(5)广陶外墙红色文化砖青砖仿古砖,价格在每块53元左右。
(6)仿古青砖条砖贴墙砖中式仿古条砖,价格在每块26元左右。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天)便制成砖。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简介: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其实是一种缺氧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青砖烧制时间一般是根据窑炉大小决定;小窑(在2-2.5万块青砖左右)一般在20天(不包括饮水)饮水一般5天时间;大窑则需要30天左右。
主要规格有:60×240×10mm、75×300×120mm、100×380mm、100×400×120mm、200×400mm、240×115×53mm、400×400×50mm。
特点:养生环保、透气性强、吸水性好,保持空气湿度,耐磨损,万年不腐
青砖选用天然的粘土精制而成,烧制后的产品呈青黑色,具有密度高,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的特点。黑白灰青砖采用自然原土无氧烧制,以水为灵,以火为刚,五行相合,居家冬暖夏凉、养生环保:青砖中含有微量的硫磺元素可杀菌、平衡装修中的甲醛等不利人体的化学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湿度,综合“透气性、吸水性、抗氧化、净化空气”等特点,成为设计师极力荐的产品之一。产品表面光滑,四角呈直角,结构立体,抗压耐磨,是房屋墙体、路面装饰的理想材料。
倾心创意、可塑性强、空间体现大方、承传精粹、超越传统
青砖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黑白灰青砖特在09年创新推出百年青砖系列产品,浅浮雕、高浮雕以及具有现代气息的机理砖,艺术形态以中国传统典故为主,花纹精美、有寓意,设计手法新颖,糅合中国文化精粹,可品鉴收藏,可装饰赏目,可承载生活温馨朴质,不是舶来,不是复制,是真正文明的返璞归真。
修身养心、收藏佳品、把玩有趣、五行相合,润心修身
青砖艺术不仅可装饰,可承传历史,同时也是品鉴把玩的艺术品,中庸之道,于和谐传统一体,润心于砖;青灰色亦是成砖中不可多得的极品,可见色则变:常抚之则吸其体之气、味、液而润之,足踏则光;以水养之自然变,质朴天成;茶水扑之,则如茶色、茶香味;丹青之润,则滋其艺心;故而提倡多以其收藏把玩,可修身、养心以融其五行相合,万物归一。
烧制方法:青砖是属于烧结砖;古青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粘土加水调和后,挤压成型,再入砖窑焙烤至(1000度左右),用水冷却,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经检测古青砖的抗压大于10兆帕,吸水率小于20%,仿古青砖就是仿照古青砖的各类款式、按照古青砖的烧制方法,采用古青砖仿古筒瓦所用的粘土材料现代烧制的青砖是仿古建筑材料常见的一种。
古建中国-让建筑有文化,把文化带回家!融合建筑、文化、文创三大行业,汇集“资讯、商务、文化、交流”四大顶级服务平台。
景琦古建工艺制品厂家这里的仿古瓦是经过多种工序所制成的,但是当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您对它的坚固性知识是不是有所认识呢?
这种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在制作材料的时候,也会通过很多道工序,还会起到工艺性的好处,所以,起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通过仿古瓦材料等工序,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所以可以使用在多个领域之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是不会轻易的出现断裂的现象,而且它还具有雕琢性,所以在日常的时候,广大用户可以放心的使用。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您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了新的认识了,不管是怎样的产品,当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还是需要注意对它进行养护的,只有保养的好了,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大家都知道现在建房子都是少不了水泥的。可是,水泥是十八世纪的时候英国人发明出来的,中国更是到了1989年才有了水泥厂。那么,在这之前,他们是怎么建房子的呢?肯定不是简单的堆积,大家都玩过堆积木的,那堆出来的房子也好,城堡也罢,再怎么好看也是一推就倒。可我们古代建成的长城可是非常坚固的,别说推了,你开车撞也撞不倒呀。那问题可就来古代不用水泥,究竟是如何砌墙的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是使用什么代替水泥建房的。
石灰砂浆
事实上,早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古代就有人采用石灰砂浆这种材料来建造房屋了。只是一开始,他们是直接把石灰、沙子还有砾石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石灰砂浆,这样简单制作的石灰砂浆效果并不好,可以说问题非常的多。比如说,建不了又高又大的房屋。而且,除此之外,一旦天气不好了,环境变得潮湿就不能建房子了。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叫做黄黏土的东西,只要在原本的石灰砂浆里再加入这个东西,不但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下盖房子,还能够把房子盖的又高又大,可以解决原来存在的所有问题。这是因为加入黄黏土会让石灰砂浆的硬度变大,也就会让房屋变得更坚固。
糯米石灰浆
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大多是采用糯米石灰浆这种材料建房子的。其实糯米石灰浆和石灰砂浆之间还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人们在石灰砂浆里面加入了糯米汤而已。小编看到这里真的只心生敬佩啊。这简直不佩服都不行啊,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到这法子的。难道是吃糯米饭的时候发现糯米好黏啊,就拿糯米汤去加固建筑了?大家可能有点怀疑啊,这糯米汤能有多大作用,用糯米黏在一起的纸不也说撕开就撕开了。可是,事实证明啊,这糯米汤真的是非常的有用,没看加了它的石灰砂浆建成的长城就是过了这么久也好好的在那吗?
而且,何止是好好的在那,据说连推土机都推不到,虽然不知道是谁实践的。大家不相信的话可以去实践试一下,小编等着你们的实践结果哦,小编反正是不敢做这么大胆的事情的。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好好记住这个冷知识哦。还有,如果大家还对什么古代的冷知识非常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里告诉小编。如果小编知道的话,一定会告诉大家的,欢迎大家踊跃评论哦!
巧用结构与材料——屋顶排水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
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多用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的坡度超过60°,而靠近房檐的坡度小于30°,利用惯性使快速流下的雨水冲出屋檐外。
各种屋顶式样中有利于排水的,叫做悬山顶。所谓“悬山”,就是屋顶房檐伸出“山墙”外,显然更容易将雨水排出。悬山顶在屋顶的式样中,等级不高,因此多用于百姓的建筑,皇室建筑用的不多,不过也并非没有,如圆明园中有几处,供皇帝读书作画的碧桐书院就是一例。
圆明园碧桐书院复原图。圆明园中像碧桐书院这样的悬山顶建筑还有一些,悬山顶是种便于排水的屋顶样式。
除了结构以外,屋顶的建筑材料也考虑了防雨的需要,这就是瓦的应用。不过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强,很容易造成渗漏;后来瓦的品质得到提升,吸水率降至3%,与瓷器相当。“改进版”的瓦,辅以金属、琉璃和锡等材料,使中国传统的屋顶成为“防雨能手”。
明暗两手都要硬——沟渠排水
有这么给力的屋顶,雨水基本不会渗入屋内或停留在屋顶,但从屋檐泄下的水,积在院子里也是件麻烦事。接下来要怎么排掉这些雨水呢?
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故宫——紫禁城,如此宽广的地面、众多的建筑,600多年中未受积水之苦,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故宫强大的排水能力,来自各种或明或暗的导水沟渠的有效配合。故宫的地面上有很多形状像铜钱一样的孔洞,被形象地称为“钱眼”。这些“钱眼”,其实就是排水系统的进水口。
故宫地面遍布的“钱眼”,其实是雨水的进水口,水流从此进入排水的沟渠。
雨水从“钱眼”进入各种明沟暗渠之后,怎样向外导出呢?
游览古建的游客对上图中这个构件想必会印象深刻。它叫做螭首,“螭”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可以看做一种没有角的龙,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
故宫中有很多螭首,三大殿三重台基上就有多达1142个!它们其实是排水系统的出水口。地面和沟渠中的雨水,从这上千螭首中发泄而出,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
不过,无论怎么引导和排放,雨水似乎仍然在地面上流转,但故宫的地面却没有形成积水。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
答案是这里!大家知道,天安门外有著名的金水河,其实准确地说,那是“外金水河”。而在午门之内,太和门前流经的则是“内金水河”(上图),它是紫禁城的内河。故宫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北高南低。故宫的排水系统,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形势,迅速将雨水汇总,排入内河,流出宫外。
沟渠排水是古代大型建筑(群)主要的排水方案,不仅紫禁城,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也是沟渠遍布。
上图为样式房绘制的皇家藏书馆——圆明园文源阁平面图,图中细长中空的红色“管线”,标明为“暗渠”。
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但是,它是什么材料制成尚不清楚。既然铜表可以被造,也可以造一石圭,两者成为相称的配套天文仪器。就其宽度来说,用石或金属造的更合理一些。当然用土造一较坚硬的台子也不是不可能。
二、日晷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
三、漏刻
刻漏,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早期多为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壶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为了得到均匀水流可置多级受水壶。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中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如以称量水重来计量时间的称漏和以沙代水的沙漏等。
四、浑仪
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浑仪的制造始于汉落下闳,到了唐代,由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其简化,创制了简仪。中国现存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五、天体仪
天体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它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此仪用一个直径为六尺的铜球代表天球,球面上布列着大小不等的镀金铜星1876颗,并把它们分为282个星官。球面上刻有赤道圈,与钢轴垂直。铜球外边南北直立的是子午圈,其上高点代表天顶的的铜制火球。球面外与地平平行的是地平圈,四根立柱托着地平圈立于底座上。
六、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钟,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
传统建筑大多数通常有地基作为基础,垂直结构梁落在了石头基座(柱础)桩上。在较低的等级结构中,平台是由夯土平台建造的,这些平台是没有铺设的,或者是用砖或陶瓷铺成的。在简单的情况下,垂直的结构梁直接被栽到地面。上层建筑通常有高凸起的石砌夯土或石基,上面有雕刻的重石基座,以支撑大型垂直结构梁。垂直的横梁仅靠摩擦力和建筑结构施加的压力保持在基座上。
结构梁:
使用大型结构木材,用于建筑物屋顶的主要支撑。木质木材,通常是大型的修整过的原木,被用作承重柱和侧梁,用来建造建筑物和支撑屋顶。这些结构的木材在完成的结构中作用突出,不得不佩服古代的建造者是如何将巨大的木制承重柱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技巧。
结构连接:
木质框架通常是用细木工和定饰来建造的,很少使用胶水或钉子。这些类型的半刚性结构关节允许木材结构在高压缩的情况下抵抗弯曲和扭转。通过使用重梁和屋顶,可以进一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木工中缺少胶水或钉子,使用非刚性支撑,如斗拱,以及使用木材作为结构构件,使建筑物能够滑动、弯曲和铰链,同时吸收震动、振动和地面位移,而不会对其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斗拱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富人用有价值的材料来装饰斗贡,以展示他们的财富。老百姓用艺术品来表达他们对房子的感激之处。
墙壁:
窗帘墙或门板的常见用途,用于描绘房间或封闭建筑物,在大多数高层建筑中一般不重视承重墙。然而,随着后期建筑结构的减少,在非政府或宗教建筑中使用承重墙的使用增加了,砖和石头被普遍使用。
屋顶:
平坦的屋顶是不常见的,而在传统的建筑中,陡峭的屋顶几乎无处不在。屋顶要么建在屋顶横梁上,要么直接在垂直的结构梁上休息。在高层建筑中,通过复杂的斗拱支架系统,支撑起支撑梁的支架,间接地将其与主结构梁连接起来。
三种主要类型的屋顶分别是:
直倾斜:
有一个斜坡的屋顶。这些是经济的屋顶,在平民建筑中普遍。多倾斜:有2个或更多坡度的屋顶。这些屋顶被用于更高层次的建筑,从富裕的平民到宫殿。弯曲型:屋顶的屋顶有一个大的曲率,在屋顶的角落升起。这种屋顶建筑通常是为寺庙和宫殿保留的,尽管它也可能在富人的家中被发现。在以前的案例中,屋顶的山脊通常都是用陶瓷雕像来装饰的。
屋顶的顶端:
一个大礼堂的屋顶顶部通常有一层的瓷砖和雕像,用于装饰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屋顶的瓦片压下屋顶以保持稳定。这些山脊通常装饰得很好,特别是对于宗教或宫殿结构。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这些山脊有时会被延伸或融入到建筑的墙壁中,形成马头墙,这是一种从漂浮的余烬中起到的防火屏障。
屋顶装饰:
从屋檐、屋顶材料和屋顶装饰的颜色中可以找到象征意义。黄金/黄色是吉祥的(好)颜色,皇家屋顶是金色或黄色。它们通常被皇帝使用。绿色的屋顶象征着竹轴,而这又代表了青春和长寿。
飞檐斗拱分类结构
中国的建筑分类包括:
亭、台、楼、阁、轩、 塔 、榭、屋、斗拱等,虽然大多只有废墟的砖和从中国古代夯土墙和塔(即公元6世纪前)幸存下来,中国古代建筑的信息(特别是木制架构)或多或少可以从现存的粘土模型的建筑物看到,古代丧葬用品类似于在一些现代的传统葬礼上焚烧的纸房子。下面的模型是在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制作的:
在晋朝(265-420)和六朝时期,建筑或整个建筑的微型模型经常被用来装饰所谓的“灵魂花瓶”的顶部,这是在那个时期的许多坟墓中发现的。
一、我国古建筑风险
(一)我国古建筑面临一定风险挑战
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我国现存古建筑有8万多处,其中木质古建筑占三分之一以上。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多于北方。北方的木质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北京等省份。南方的木质古建筑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
我国古建筑风险状况不容乐观。从大量案例来看,我国古建筑主要面临火灾风险、水浸风险、腐蚀虫蛀风险及人为破坏风险等。
(二)我国古建筑火灾风险尤为突出
火灾风险尤为突出,这与我国古建筑特点有关。一是我国古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木质,具有易燃性。二是建筑造型不利于扑救。三是院落布局加剧火灾蔓延。四是性质及使用功能决定风险隐患大。五是地理位置偏远不利于消防车进入。
二、我国古建筑风险保障现状
当前,我国古建筑的风险保障主要以政府为主,商业为辅。从古建筑保护的级别看,可分为文物、非文物。列入文物的古建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经政府文物部门认定的古代建筑。非文物古建筑指未纳入国家文物范畴,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古代建筑。
对于纳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政府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层面给予了详细的保护规定,可以说文物级的古建筑的风险保障是有法可依的。当前,对于这部分古建筑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开展,包括消防管理、风险检查、保护规划等。可以说,国内商业保险参与其中的程度并不高,国际上也是这样,对于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商业承保的空间和力度不大。当前,针对古建筑,国内保险公司有一些创新型产品的探索,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古建筑保险,用于承保维修费用。
对于未纳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亟须解决的是很多农村地区古民居的风险保障问题。我国一些农村尤其是山区的民居由祖辈传下来,很多也历经百年,具有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有一些具有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建筑往往是个人产权,农民本身对其保护的价值意义理解并不深,缺乏经费投入,这些古建筑相对风险更高,更需要引起关注。当前,保险对于这些建筑的覆盖还是有一定广度,主要以农房保险形式开展,赔偿农户房屋因自然灾害、火灾等发生的损失,但保障程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我国古建筑保险开展情况
我国当前大量古建筑的风险保障工作,一方面主要由政府组织开展,另一方面商业保险也在发挥积极作用。
(一)保财产——以农房保险为主,部分商业用途投保企财险、贷款抵押房屋险
1. 农房保险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古民居
木结构房屋是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建筑形式。我国南方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现存大量木制建筑,很多是百年以上老宅。这些古民居主要以农房保险形式承保。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已开展农房保险工作。按出资、风险承担方式不同,农房保险模式可分为:一是完全财政统保;二是财政统保“保基本”、农户自愿参保“保增量”;三是政府、保险公司联办共保。目前,第二种方式是主要方式,被普遍采用,福建省还开创了农房保险的“龙岩模式”。第一种保险模式只在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开展,针对特定贫困群体,政府给予支持,带有扶贫性质。第三种保险模式目前只在西藏地区开展。
2. 部分商业用途古建筑投保企财险、贷款抵押房屋险
从一些火灾保险理赔案例看,当前一些古建筑还投保了企财险、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等。这些情况主要集中在商业开发成熟的古镇,如香格里拉等。一些个体工商户、旅游企业为所经营的房屋投保商业保险。但这些房屋大部分为近十几年来的新建住房,形式上仿古,个别为老宅基础上进行改造,其装修装饰主要用于经营用途,算得上文物级的古建筑很少,因为国家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一般不得转让、抵押,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目前,这些建筑的风险保障可采用成熟的商业保险方案。
(二)保维修——专属古建筑保险产品的探索创新
古建筑不同于一般商品,其突出特点是“不可逆”性,古建筑本身的经济属性不明显,更多的是宝贵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一旦损坏则不可复制,再多金钱也难以补偿。因此,古建筑的风险保障重在事前预防,事后补救修复,而非经济补偿。从实践看也是如此,古建筑管理部门大量需求在于是否能够修复。
国内保险公司针对这一迫切需求,近年来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尝试,一些创新型的产品应运而生。比较典型的是苏州市古建筑保险,用于保障古建筑维修的费用。苏州市古建筑保险的主要内容是当古建筑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三)我国古建筑保险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全城有偿征集,江苏南京一年里回收8万块散落民间的明城墙砖。据报道,一年前,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宣布启动散落城砖“颗粒归仓”行动,对于提供散落在民间明城墙砖有价值线索的市民,给予高2000元的奖励。一年后,该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收到市民提供的城砖线索近300条,已回收城砖约8万块。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修建历时27年,至今保留下来的城墙长达25.1公里,是世界上规模大、保存原真性好的城市城墙。这一历史地位,意味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历史遗存。但由于历史原因,南京不少老旧小区在修建中都曾使用了散落的墙砖。现在,这些墙砖在老旧小区拆迁的过程中重现真容,其中不少被作为建筑垃圾处理或填埋。在这一背景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和基金会在全城启动有偿征集,可以说是对墙砖的抢救性行动。
过去一年里,这项有偿征集活动,共回收了8万多块墙砖,效果超出预期。正如活动发起方所强调的,此举一方面为城墙修缮提供了更多的城砖线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砖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活动也整合了更多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遗产保护意识,让更多市民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
事实上,更多城墙砖失而复得,从散落状态重新汇集起来,这一过程本身也丰富了明城墙的历史内涵。那些曾经散落民间的墙砖,从市民手中回归保护部门的统一管理,不只是简单的归还,更意味着部分市民以直接方式参与了明城墙现代历史的构建。从历史维度来看,若干年后,当人们再次梳理明城墙历史时,这无疑成了一个重要插曲和细节。进一步言之,当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自身与古老文物之间的联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必定增强,文物保护氛围也将获得更多现实支撑。
此外,有奖征集墙砖,也体现了文物管理部门对历史原件的重视。诚如文物爱好者所说,“这些城砖都是600多年前的文物,哪怕是残破的,用来修复城墙也是好的,比用仿制的城砖来得更有意义。”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过去一些地方出现过将原有城墙拆毁重建,用全新的仿制砖取代原有城砖进行破坏性“修复”。从这一意义上,南京城墙保护管理部门不遗余力地向市民有偿征集城砖,而不是选择仿制砖来替代,也是对仿制文物泛滥的一种间接抵制,不啻为文物保护上的价值示范。
多数历史文物与原件的流失和破坏,往往都是不可逆的。但如南京有奖征集墙砖的行动所证明的,通过恰当方式,尝试对散落的文物和历史进行再次回收和打捞,以尽可能减少损失,并非完全不可行,关键是到底有没有意识到历史原件的重要性。与其斥巨资建假古董,不如投入更多精力保护和找回真遗存,这应该成为文物保护上的共识。
夜幕下的“归原小镇”民宿。 (受访者供图)
果园建成了景区、烤烟房变成了书吧、土瓦房成了工作室……在武隆区仙女山镇的荆竹村,沉寂的大燕窝(小地名)正崛起一座“归原小镇”。
8月14日,仙女山镇负责人告诉记者,盛夏之际,“归原小镇”既可以消暑,更可以养心。日前,记者前往荆竹村进行了一番打探。
从仙女山镇上到大燕窝只有10来分钟的车程。这里坡陡谷深,仙女山旅游热起来后,村里大多数村民都搬迁到场上落户,留下土墙青瓦房,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山坳里。
“搬出来了就没想过回去。”冉波家的土墙房早已是危房。去年6月,有投资商到大燕窝建造“归原小镇”,随后收购了他与另外10户邻居的土瓦房。冉波说,“没想到烂房子也能变成钱。”
一年后,奇迹发生了。冉波家原来的危房变成了一间工作室,那堵开裂的墙镶嵌在钢架结构中,就像悬在屋中的一幅画。而邻居冉光育家的烤烟房摇身一变成了书吧。
“归原小镇”负责人介绍,“归原小镇”作为重庆首个“田园综合体”,借助大燕窝僻静的山谷与坡地,力图营造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
据介绍,“归原小镇”占地约1160亩,以芷芯堂为中心布局,包围式分布农作之辛、探索之险、邻里之亲、沐心之域、幽韵之谷等五大园区。目前,“归原小镇”已建成“观澜汀”“芷芯堂”“田园茶室”等设施。
仙女山镇一共有7个村(居),其中仙女山度假区主要集中在石梁子社区,而荆竹村、桃源村等之前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仙女山镇负责人称,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不仅让僻静的荆竹村成了热土,吸引了外来投资商,还调动起了当地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毗邻大燕窝,有一个叫小坝的地方,四周悬崖壁立,谷底平坦开阔,一条河沟将坪坝一分为二,小坝由此得名。
“有山有水,森林植被好、夏天气温不到30℃。”村民周六均说,近些年,小坝陆续出现了14家农家乐,他与哥哥周六忠也合伙建起了“周佳兄弟山寨”。他告诉记者,过去因道路狭窄、河沟涨水易成灾,外来游客并不是很多。
去年,周六忠出资10万元,再组织周六均、高国秀、冉松、冉林、冉小梅等5户农家乐各自出资4万元,成立汀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公路从原来的3.5米拓宽到4.5米,对1.3公里河道进行河堤硬化、河床清淤;沿公路两旁栽植100株桂花树,房前屋后培植玫瑰、月季等花草。
受周六忠等6户农家乐带动。8月初,村民吴昌健也自掏腰包5万元在道路两旁安装了13盏路灯。
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周佳兄弟山寨”一共有82个房间,过去两个月平均每天入住游客有90人左右。周六均说,“谷底山寨,虽只有巴掌大块天,却也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