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号站注册登录网 > 2号站注册登录_中式设计古建园林景观“境”之深邃意蕴
2021
12-26

2号站注册登录_中式设计古建园林景观“境”之深邃意蕴

        “收大自然幽趣,巧铺锦地;集古建筑馀珍,妙构园林。”中式设计古建园林,有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之境界,同时又形成了“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优”的“生活美”之环境。这种“生机蓬勃”和“怡然自乐”的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便是中式设计景观的第一境界,即为“生境”。

        中式设计景观,常常融入山水画韵与笔意诗情,将自然之美与意境之美渗透于中式空间的每一处景致之中,营造出令人心神皆醉,游思清旷的曼妙之境。这便是中式设计景观的第二境界,即“画境”。

 

        中式设计园林造景,不但首先要创造富于意趣的“生境”,还要进一步升华为富于画意的“画境”,而后“生境”、“画境”的触景生情,而产生中式设计景观的第三境界,即为“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所以意境”也就是“诗境”。诗中的志,诗中的情就是园林意境中的“意”。

(一)生境 

        要创造一个洋溢着自然美的园林“生境”,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大观园中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创造原则:即“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明代江苏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又说:“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掇石莫知山假”。计成和曹雪芹都把“自然美”作为园林造景的源泉和前提,都主张切忌人工做作而力求“自然可爱”或天衣无缝。故而在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须将自然之美与建筑之美融合为一,互为渗透,建筑依自然之景而建,无人工之饰,从而令中式园林景观自成天趣,意境深远。

        如文人园林中,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诗),梧竹幽居亭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都点出了拙政园所创造的自然美境界。苏州环秀山庄“半潭秋水一房山”,清代俞曲园手书沧浪亭楹联中欧阳修诗:“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留园东部庭园的“佳晴、喜雨、快雪”,拥翠山房“送青簃”和“拥翠阁”的满园青翠,壶园的壶中日月,无锡寄畅园八音涧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左思《招隐诗》),锦汇漪映出的“鱼游于渊,鸟飞于云”的满眼生机。

        又或扬州“个园”一进门的一片修篁弄影以及招风漏月厅的月色和风声,瘦西湖“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舫穿藕花”的绿荫与荷香,寄啸山庄的“月作主人梅作客”,都是文人园林的自然美境界。计成在《园冶·借景》中,满怀深情地歌唱这种园林自然美境界:“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间剪轻风。”“红衣新浴,碧玉轻敲,看竹溪弯,观鱼濠上”(红衣是指荷花,碧玉是指荷叶与梗),皆是从文人园林造景中吟味而来。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这种自然美境界,是江南文人和画家在园林创作中首先要追求的艺术灵感和源泉。关于这一点,清朝文人和园林鉴赏家张潮在他所著《幽梦影》中说得好:“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