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斗拱”,有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由它托举起的飞檐廊阁,却在中国惊艳千年、家喻户晓。说得简单点,斗、拱就是在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起过渡作用的两种小木块,其中拱是一块弓形木块,像一块挽起的弓,而斗是一块方形木块,像一块盛米的斗。它们合在一起叫斗拱。斗拱藏在华丽丽的屋檐下,默默无语。事实上,斗拱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影子。而其作为真正的建筑构件发展成熟,则要迟至华丽的唐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斗拱的作用得到无以复加的强调,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到了唐代,技术发展成熟,被皇帝攫为己有,成为皇族建筑的专用构造,规定民间不得使用。北宋末期,出现了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营造法式》。书中明细了建筑行业分工、提高了规模化水平,系统性地总结了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在书中,斗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功能上,还体现在整体的审美上。 斗拱,按照字面意思的拆解是“斗”和“拱”,虽是不同的建筑构件,但却一起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富特征的部分。它们下接柱身,上承屋檐,以其独特的杠杆结构支持着中国古建特有的大屋顶形态——将屋檐平缓深远地往外延申,就像鸟儿展开的翅膀。
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因为斗拱的存在,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呼之欲出,美得不得了。后来这个技术发展到民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老百姓常说“墙倒屋不塌”,说的就是斗拱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斗拱是位于柱与梁之间的,屋顶的重量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台基,因而斗拱具有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也正因为斗拱可以减轻负重,所以沉重的屋面才得以更长地伸出屋檐,让房屋外表看上去更加壮观,使柱子、门窗能够防雨、防潮。最重要的是,斗拱能够抗震,当房屋遭受地震破坏时,不管屋顶向何方推移,斗拱都能够承受,建筑体松而不散,化解地震冲击,从而避免倒塌。明清时期,斗拱更多的是用来装饰,成为艺术品。比如万荣的东岳庙飞云楼高达23.19米,全楼345组斗拱密集排列,且形状极富变化。还有高平崇明寺佛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建筑都有朴素的斗拱。
佛光寺东大殿外观
那斗拱到底有什么神奇魅力使得其成为中国古建筑的灵魂呢?下面就通过建筑学家对唐代佛光寺的考察研究来了解一下。建筑史学家傅熹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中有一段描述佛光寺东大殿的文字令人印象很深:“佛光寺大殿建成后未经大修,构架无走动,构建无受压变形或破坏,坚挺屹立,历时一千一百余年,屡经地震而完好如初。”是什么使东大殿安然度过了千载?是唐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吗?在建筑史上,答案或许并没有这么笼统。傅熹年将其稳固的原因归结为“材分制”——一种成熟的在木结构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模数。 材分制在宋代已经十分成熟而完善。公元1103年编订的《营造法式》中,对材分制有完备而精密的解释:建筑所用的标准木材称“材”,“材”分若干等级,材高的1/15为分,如果规定某种性质、规模的建筑大体需要哪一等材,并规定建筑物的面阔和构建、断面为若干分,只要确定了性质、间数,套用模数,便可以建造稳固合理的房屋。
这种方法中蕴藏着工匠们对建筑结构、受力的摸索和经验总结。比如精巧繁复的斗,经过图形解构后,可知其仅有4种基本类型的木构件:斗、拱、平枋、斜枋。它的妙处在于,随着建筑规模的加大,唐代的工匠们不需要依比例放大构件,只要通过增加构件的数量即可完成大型建筑的建造,这使得建造房屋的难度降低。另一方面,用大量小部件支撑构架替代原本需要的粗大梁木的方法,可以减少对大树的砍伐。难怪有人候赞叹道:“为了补偿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人从来不回避大规模地投入人的劳动和智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lqfgqz.com/?p=6118
>> 转载请注明: www.lqfgqz.com 2022年01月16日 于 2号站-代理总代-二号站注册仿古青砖建材厂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