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认识2号站官方 > 2号站注册登录中国古式建筑避雷针—鸱尾
2021
07-30

2号站注册登录中国古式建筑避雷针—鸱尾

2号站注册《Q374919》中国古式建筑避雷针—鸱尾
古代建筑,在防火材料和防火观念上都是相当重视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硬件”和“软件”都很强。根据考古发掘记载,在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发掘证明,在5000多年前的木构架建筑已经采用比较坚固的防火保护层了。并详细写到保护层“表皮平整光滑,质地坚硬,颜色青灰,厚0.2~0.4厘米。”。
到了元朝, 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的《农书》中对于建筑防火和防火材料更有详尽的论述
,他提出了“火得木而生,得水而熄,至土而尽”的理论,由此研制了“用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莩碳、石灰”等五种材料,然后用“糯米胶”调和出一种比较原始的防火材料,从这五种材料加糯米胶来看,阻燃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2号站注册登录再者,从明清故宫的建筑更有明显的消防特点。从水源来看,紫禁城外有护城河,天安门前有外金水河,太平门前有内金水河。同时故宫里设有消防水缸。
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共有太平缸308口,每口缸可容水2000升,比现在一辆水罐消防车的储水容量还大。而且每口大缸有16名太监编制专门管水。冬天为防冻,缸下面设置炭炉,为缸里水加温。以上这些都是硬件设施。“鸱吻”设置在皇宫殿堂、古建筑群以及民间的瓦舍上,实际上它是一种防火观念、意识和愿望的体现,是一种“软件设施”。
观我国古代殿堂建筑,除了小青瓦、灰筒瓦,一般的可见顶脊两头多有鱼形、鸟形或龙头形饰物,两翼翘起,很富装饰性,其俗称为“鸱吻”。要知道安装此物并非单纯为了装饰,实则是古人出于一种迷信观念,借它以禳灾除祸。而事实上,由于鸱吻的特殊结构,也恰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防止雷击起火的作用。
在西周时期,古代建筑已有鸱吻一类装饰。2号站平台《诗经?斯干》说:“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如跨支斯翼,如矢斯棘,如物斯革,如斯飞。”意思是说房屋四隅有棱角,像箭头一样,宫室四面的飞檐上有华丽的装饰,而且形势张开,如雉鸟之飞。可惜由于缺少当时的形象资料,无从得知具体形制。
从现存形象资料看,汉代建筑已普遍使用鱼形、鸟形的鸱吻装饰。 “鸱吻”一词系后人因口传误记留下来的,原应为“蚩尾”。唐苏鹗《苏氏演义》云:“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殿堂。今人多作鸱字。”汉代建筑实物多已不存,但建筑形制包括“鸱尾”一直沿续下传。 “鸱尾”演变为“鸱吻”这是唐中期的事。唐初以前鸱尾安装与屋脊结合为平装,从西安大雁塔门楣石刻画(704年,即唐长安四年物)可以看出。而由作于唐中期的四川乐山凌云寺摩崖刻像看,顶端已成兽形张口吞脊,在这里平接变成了吻合接,因此,唐以后“鸱尾”又改称“鸱吻”。 自元朝起,龙头形“鸱吻”逐渐增多,到明清时已很普遍,故又有了“龙吻”之称。清宫殿龙吻上还常插装一把金属宝剑,据说是为了不让能降雨消灾的脊龙逃走,神仙用一把宝剑插入龙身,将其终身钉在屋脊上。当然,从建筑安装角度看,这是为了把有相当重量的
“龙 图一 初唐和中唐时期的鸱尾(左)和鸱吻(右)吻”牢牢地固定在屋脊上。如故宫太和殿“龙 吻”,高3.4米,宽2.86米,厚32厘米,重达4300公斤,可说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鸱吻”,若安装时没有强有力的加固是难以想象的。 古代安装“鸱吻”被作为一件大事,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大清会典》 上记载“迎吻”情况,如乾隆三年(1739),太庙迎吻时,“遣官致祭琉璃”。可见当时对这个能“避火消灾”的东西是相当重视的。如上面所说,“鸱吻”本是古人作禳灾除祸用的。但由于它通常置于宫殿建筑最高处
,又因有金属物(如宝剑、舌须等),雷雨时,往往首先遭到雷击。而鸱吻本身材料多是琉璃一类的非燃烧体,即使遭到雷击也不会引起火灾,它实际上具有原始“避雷针”的作用。
清康熙年间,有一名叫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的法国旅行家来中国旅历,他于1688年写成《中国新事》一书,里面说到:“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若按这位法国旅行家的说法,中国“避雷针”的出现,倒是要远超过美国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年代。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吐出曲折的金属”成为尖端,确实相当于避雷针(实应正名为引雷针)。云层与地面的感应电荷通过尖针陆续、缓慢的中和,可以避免因电荷积聚而引起的骤然爆发,从而起到避雷防火的作用。如果是大雷雨,“鸱吻”避雷失效,也多半是自身先毁,而一般不再影响他处及引起火灾。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有不少记载。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