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档案
www.lqfgqz.com 的 站内主页
2号站注册《Q2347-660》瓦的简介
瓦,一是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二是用泥土烧成的瓦盆或瓦器;三是瓦特的简称。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适用坡度15-90度,适用温度-50℃-70℃。青瓦是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青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近年来成为设计师极力推荐的产品之一。
瓦的用途
1.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
2.隔热,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直接传至屋内。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
瓦的历史
青瓦承袭了三千年的建筑历史,历经形式大小和工艺的演变,以其美观、质朴、防雨保温之优点,终成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古有“汉瓦”之说,犹如景德镇之瓷器,意为蜀汉之青瓦,无论在材质、美观及运用方面,均超过其他地区。大邑地处川西鹤鸣山,2号站平台登录是白垩纪地质公园龙门山脉与古临邛山脉相联之地,盛产烧制优质瓦材的主要原材料——“粘土”。基于这样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大邑青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已成为全国着名的粘土砖瓦生产基地。
瓦的简史
青瓦一般指粘土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中国青瓦的生产比砖早。 从甲骨文字型中,知道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耸的装饰或结构构件,但尚未有实物陶青瓦的发掘发现。故可知此种构件可能是木制——已腐烂,或铜制——尚未被今人识别,但没有覆盖烧制的陶青瓦。
陶青瓦或于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青瓦、筒青瓦、青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青瓦。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腊奥林匹亚兴建的赫拉神庙,2号站注册是有屋青瓦的建筑物中最古老的,青瓦用黏土烧成。
烧青瓦技术很快传遍欧亚。罗马人率先使用砂岩和石灰岩混合制青瓦,12世纪才普遍使用黏板岩。春秋早期,屋面覆青瓦的建筑还不多,《春秋》隐公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青瓦屋。会盟的地点是在周王朝的温,但经中仅记为覆盖有青瓦的屋,可见这是在当时人人皆知的伟大建筑。到了战国时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青瓦了。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青瓦榫头使青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青瓦钉和青瓦鼻。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青瓦当的筒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青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因称“秦砖汉青瓦”。
青瓦种类
小青瓦在北方地区又叫阴阳瓦,在南方地区叫蝴蝶瓦、阴阳瓦,俗称布瓦,是一种弧形瓦。用手工成型,在烧熟之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洇窑,洇窑之后起化学反应才呈青灰色。规格最大的在30×24、24×20、20×18规格不等。是修建楼台、宫殿榭枋、亭廓以及各种园林建筑的材料。
相关诗词
《青瓦》
作者:迎东子
古老的城墙,斑驳了岁月的殇。
青瓦红砖间,狗尾巴草在诉说着凄凉。
顽皮的孩童,奔撒着希望.
那孤单的旅人,是否会再一次背起自己的行囊。
你说你已经不再迷茫,你说你已经放弃了远方。
却在食指间,不知不觉你就幻失了方向。
藤蔓安睡着那道墙,雨丝沉眠了那片青瓦。
你说你不再走,心却望向了迷人的天窗。
2号站注册《Q2347-660》魏晋时期瓦当图案仍以云纹为主,与汉瓦当不同的是在主题纹饰菇状云朵纹外,饰有一圈锯齿纹或由小短斜线组成的圈带。十六国时期的云纹图案,逐渐趋于简化,以后逐渐消失。
这一时期文字瓦当日渐减少,图案构成与汉瓦当模式不同,在瓦当圆心的上下左右各设一线,呈“井”字形,围绕圆心书四字铭文,“井”字四角各饰一乳钉。
这种瓦当在内蒙武川梁古城遗址及山西大同北魏平城遗址均有出土。其文字读法为左右上下或上下左右与汉旋读法亦有所不同。有的瓦当边缘有一圈模印小字,内容为纪年、月、日等。到隋唐时期,文字瓦当已很少见到。
从北魏开始,以莲花和兽面为主题图案的瓦当开始盛行。莲花瓦当的正中央花心处饰有凸起的圆乳钉状莲实,花心周围有数片莲花瓣,瓣叶宽肥,相邻的瓣叶间露出叠压在下层的莲办尖,形态非常逼真。
北魏晚期还出现一种图案较抽象化的莲花瓦当,其花心为莲蓬状。花办形状尖窄,线条圆润舒畅,自然大方。除这两种图案外,还有一种更具艺术特色的装饰图案,即莲花化生瓦当。
其图案是在瓦当中心的莲房上方,有一尊半身的童子形貌的裸体比生,身后有背光,双手合十,莲瓣体态宽肥,2号站注册莲瓣周围绕一圈连珠纹,这种瓦当仅在北魏都城遗址发现过,其文物价值极高。
兽面瓦当图案是一个具有高浮雕效果的兽面纹样,粗眉巨目,阔嘴吡牙,面目狰狞,透出一种或猛之感。
莲花瓦当与兽面瓦当的出现,与当时佛教盛行密切相关,北魏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兴盛期,这期间开凿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寺庙,皇室贵族无不虔诚信佛。莲花是佛门崇尚的信物,莲花瓦当的盛行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所追求的艺术时尚。
莲花瓦当和兽面瓦当从北魏开始逐渐代替了秦汉以来盛行的去纹瓦当,2号站平台登录成为后来瓦当的主要类型。莲花瓦当从北魏至隋唐盛极一时。其图案也从莲花演变到菊花、石榴花、百合花等。唐代还有与莲花瓦当构图相似的葡萄叶纹和银杏叶纹瓦当。
北宋初期,莲花瓦当仍很常见。兽面瓦当在北魏至隋唐虽未普遍盛行,然从宋代中期直至元代,取代了莲花瓦当成为主要的类型。明清建筑则以蟠龙纹瓦当为主。
2号站注册《Q2347-660》与建筑相比,古建筑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古建筑资料,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瑰丽的奇葩。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建筑。据记载的古建筑资料显示,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艺大体上是工匠之间口传身授,然而匠人社会地位低下,难以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于文字,虽然多有经典作品,可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
在建筑思想上,2号站平台登录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古建筑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
根据古建筑资料的记载,经过长时期的努力,2号站注册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建筑早已蜚声中外,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在历史的古建筑资料中,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未有记载的建筑神话,都已视觉形象呈现于眼前。根据古建筑资料的悠久发展史上,建筑的伦理化、秩序化成了建筑设计一直追求的目标,其间等级制度留下了特有的印记。
无论是古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还是在建筑材料和装饰及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过程和古建筑资料中,都可寻到建筑等级制度体现其中的痕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号站注册《Q2347-660》生漆是一种天然漆,它是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休,由于本身就源于植物,所以它与木质的亲和力非常强,可以渗透到木质的深处去。同时由于它的天然性,没有污染,安全环保,不伤害人体。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等优势。
红木家具作为高档、贵重的木质家具,它比一般的普遍木质家具对涂料有较高的要求,涂饰工艺也较为复杂,其通常使用生漆工艺来处理家具表面。红木家具擦漆的过程中,一层层将生漆打磨揩进木制品表面的毛孔内与木坯混为一体,不但保护功能更胜一筹,且可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防火,而且随着使用年代久远会越来越光滑。
生漆的通透性好:会将木材的纹理和毛孔更加逼真的表现出来,更加展现了材质的天然美丽。擦过漆的红木家具必须拿到漆房中去。漆房很特别,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湿度。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漆才容易干。家具阴干以后拿到外面来,用细砂纸打磨,打掉浮漆后,再擦上一层漆,然后再进入漆房阴干。这样反复10-15次。经过多次反复,以保证漆液能够很好地渗透到木质中去,2号站平台登录而不是仅仅附着在木质表面。
生漆的工艺流程
生漆的工艺过程,包括打底子(也称“做底子”)——刮面漆——磨砂皮——再擦漆等多个步骤。
家具每上一次漆,晾干后就要砂纸打磨一次,然后再上漆,再打磨,这样的工序需要反复十几次。在此过程中,家具要多次被送入荫房,因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漆膜方能干透。据檀颂生漆老师傅介绍,2号站注册生漆工序繁杂,只有纯手工精做的红木家具才有可能用生漆工艺,一套家具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全套的工序。如今,市面上用纯生漆制作的红木家具已经越来越少。
2号站注册《Q2347-660》《三辅黄图》卷三有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灵纹为东汉较为流行的纹饰。四灵原本是远古人类崇拜的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
上古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 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
四神由来颇早,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雨,主宰宇宙,心中产生崇拜,2号站注册部落奉为图腾。商代,人们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到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考究,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秦砖汉瓦博物馆共收了五套这样的瓦当,每一套皆不同,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审美。
再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灵玉胜,中央上端以透雕手法雕刻“朱雀”,下方则为龟蛇相交的“玄武”,2号站平台登录外侧两边各琢刻苍龙和白虎各一。隔柱上浅刻“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篆书八字。“四灵”象征“东、西、南、北”四方位,有辟邪压胜,拂除不祥之意。两汉的墓葬壁画中也常见“四灵”的身影,代表了古人升仙谶纬的思想。四灵玉胜仅此一见,因此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2号站注册《Q2347-660》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今天小编就带你看看中国著名古佛塔。
华严寺塔,位于陕西长安区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之一。 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延安宝塔,又称岭山寺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始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宝塔山上是欣赏延安城市风貌和黄土高原风光的绝妙观景台,登山观景,可俯瞰革命圣地全貌。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为楼阁式砖塔,现已成为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革命圣地的象征。
普救寺塔,又名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因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是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门峡蛤蟆塔齐名的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中国古代大型喇嘛塔群。在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水库西岸山坡上。塔自上而下按 1、3、3、5、5、7、9、11、13、15、17、19奇数错落排列成12层,每层塔前用砖砌护墙一道,地面用砖铺墁,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共 108座。始建年代不详,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该塔可能是西夏的遗构。
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2号站平台登录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砖木石混合结构,塔高35.9米,现已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夕照山上,因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重建的雷峰新塔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
官渡金刚宝座塔,又称妙湛寺塔,位于昆明东郊的古镇官渡螺峰村。金刚塔为沙石所建,形制之奇,建工之精,堪称国内金刚宝座式塔中之上品。据典籍志书记载,金刚塔始建于明朝天顺元年,次年落成。至今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其塔虽为风蚀斑驳,但风骨依旧,傲然耸立。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250米,是少林寺祖茔,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北京天宁寺塔,位于北京市天宁寺内,天宁寺塔是一座密檐实心高塔,是北京现存著名的古塔。据梁思成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1988年随着北京市西厢工程的竣工,天宁寺塔被修葺一新,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据史料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
报恩寺塔
苏州报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八角九层,砖身木檐,是南宋平江(即今苏州)城内重要一景,在《平江图》碑中已经刻出,现称北寺塔,仍是苏州城主要大街的重要对景。追溯历史,报恩寺塔的起始时间应该在陈宣帝的建德六年(577年)。
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飞虹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僧侣在此建造了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塔,该塔是当时中国境内十九座佛舍利塔之一。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区南瑞,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舍利生生塔位于奉圣寺北的浮屠院中。据传释家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其中一粒埋于塔下,乾隆帝年重建此塔时,发现有许多舍利子,如今一粒变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叫做“舍利生生塔”。
海宝塔
银川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相传为公元五世纪初夏国王赫连勃重修。今存之塔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塔身为砖砌楼阁式建筑,塔身为方形,九层十一级,高53.9米。塔室为方开,门向东,内有四道拱券道通向四面。空间以楼板铺隔,有木梯可盘旋而登至顶层。极目远眺,巍巍贺兰山,绵绵黄河水,塞上江南景色尽收眼底。
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铁塔在湖北省当阳县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铁塔上铸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宫中有大批珍贵文物,除佛牙舍利和舍利子外,还发现了唐代鎏金菩萨、大石函、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及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铁锁链等。
齐云塔
齐云塔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东200米的齐云塔院内,又称释迦舍利塔,为中国第一古塔。相传建于公元69年,即白马寺建寺的第二年,至今有1900余年历史。塔为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身上下十三层,通高53米,塔内中空,有踏窝可攀登而上。塔的第十层向南有门,俗称“南天门”。出南天门,由塔外再向上三层,可直达塔顶。
九顶塔
九顶塔位于济南灵鹫山九塔寺内,建于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收进16层,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筑有中心塔,高5.33米,形成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工罗汉,并有残存壁画。
虎丘塔
虎丘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虎丘塔是座斜塔,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
天津蓟县白塔
天津蓟县白塔在蓟县城西南隅,旧称渔阳郡塔,辽清宁四年建。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五台山大白塔
五台山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内,实际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2号站注册也是五台山的象征。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再由粗而细,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
结语: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散落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数以千计的古塔,在用途上逐渐超越了单纯佛塔的限制,被赋予了更多的理性内容。许多古塔是风景名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还有一些著名的古塔,已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标志性的建筑。
2号站注册《Q2347-660》在古代,古人没有相机,他们是如何形象地记录生活的呢?
恩,最直接的办法——画!
其中,画像砖作为一种能长久保存下来的工具,成了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财宝,它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等场景。
它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成为了古代汉族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朵奇葩。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 妇女束发雕砖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妇女束发雕砖表现了一名妇女束发的场景,她上身穿窄袖对襟旋袄,露出格子纹抹胸,下着长裙,一侧系有佩饰,是当时北宋妇女的典型装扮。
她侧身而立,正在结发戴冠,这种冠是当时北宋上层妇女流行的一种高冠。整个画面比例适中,人物姿态俊俏、生动传神。
画中四名女性服装相同,上身穿裲裆衫,2号站注册下穿长裙,足登高履,不同的是前二人头梳上冲的双环髻,后二人头梳双丫髻,四人中一人持扇,一人挟坐垫。
裲裆衫是由裲裆甲演变而来,没有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唐宋时期称其为半袖,今天俗称为背心。
裲裆衫既可以保持身体温暖,又可以使手臂活动自如。起初裲裆衫仅穿在里面,晋时人们将其穿在交领衣衫之外。
图中四名女性的衣袖很长,双手只能放在胸前腰间位置,保持礼仪的姿态,是汉化的服装。
东汉 针灸画像石拓片局部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出土
石刻画像共分3层,中层是针灸图。图左面有一个人面鸟身的神医,手执医针,正为病人作针刺治疗。把医者作成鸟像,正是为了象征战国名医扁鹊。
东汉 辎车画像砖
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此画像砖描绘了汉代妇女乘辎车出行的场面。
画面中,辎车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车厢为重舆,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车前驾一马,正扬蹄飞奔。车右一人持杖前驱,后一侍婢手执花状物跟随。
辎车多为汉代妇女所乘坐。其最大特点是车厢与车盖相连接,将车厢屏蔽,车厢两侧开窗,后方开门,2号站平台登录车厢内可坐卧休息。
对于讲究身份及仪态的显贵男子来说,一般不会乘坐辎车。
东汉 纺织画像石拓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出土
这块画像石展示了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
第一道是右边女子在用络车进行“调丝”,
第二道是中间女子在用纬车进行“摇纬”,第三道是用织机制成绢帛。
汉代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在今四川和山东,丝织物则以齐鲁最有名。这块画像石反映了东汉时期齐鲁一带豪强地主家庭纺织的情景。
东汉 酿酒画像砖
四川省彭县出土
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
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
左侧残缺,根据四川新都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
东汉 收获猎画像砖汉
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此砖画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弋射图,两弋者张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着缴,另一端连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圆形机械中;湖池中荷叶遮掩,莲花吐芳,鱼鸭游弋,空中飞雁成行。
弋射是指人们以丝缕系矢射鸟的活动。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丝缕叫“缴”,其另一端系着可以滑动的磻,图上的磻被装在一种半圆形的机械里。
东汉 舂米画像砖
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此砖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关于谷物加工,汉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发明和运用。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汉末年还发明了装有机械装置轮叶的扇车。
此画像砖中使用的是足碓舂米的方式,即利用杠杆原理,足碓者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起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所用除糠秕的飏扇也是手工的。
东汉 庖厨画像砖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汉墓中都发现有庖厨图,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仅有详略之别。这反映了汉代这些地区庖厨饮食习俗的基本一致性。从许多庖厨图看,汉代对肉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炙和蒸煮,炊具主要是灶、釜和甑。
东汉 市楼画像砖
四川省广汉县出土
砖面形象刻画了当时城内“市”井商肆布局的一角和商贾交易情况。
画面左侧有门垣,隶书题记为“东市门”,右侧为“市偻(楼)”,楼上挂一悬鼓。一人在门垣内侧灶前操作,且回首与人呼应;市楼内对坐两人,似为宾主交谈;门和楼之间为市井,有六人两两交易。
根据画面可以看到商人交易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市”内进行,楼为“市”井中最高建筑,击悬鼓以示开闭市门。画面紧凑,笔法简练而传神,人物意境古朴而生动。
涤器雕砖
纵39厘米,横16厘米,厚1.9厘米
涤器雕砖和烹茶雕砖刻画的情节前后连续,表现的是烹茶活动的先后步骤。
中国的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
《梦粱录》记载: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自宋代开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饮茶方式与唐代有所变化,煎茶法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
方法是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先冲入少许沸水点泡,把茶末调匀,然后慢慢地注入沸水,用茶筅或茶匙环回击拂,待茶末与水充分溶合即可饮用。
宋人为评比茶的品质,在士大夫中兴起“斗茶”之风,甚至连皇帝都参与其中。
宋代茶具与唐代大致一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和茶瓶等。但茶瓶由于多用点茶法而流部加长,口部圆峻,器身与器颈增高,把手的曲线也变柔和。
另外宋代饮茶多用盏而不用碗,唐代的茶一般为绿色,因此多青瓷碗与白瓷碗并重;而宋代茶色尚白,因此多用黑釉茶盏,便于对比茶色和斗茶。
这块涤器雕砖图中的妇女正在清拭茶具,桌上茶具有带荷叶盖的罐子、茶匙、茶托与茶盏。
烹茶雕砖则表现一名妇女在方炉前煎汤的场景,炉上置汤瓶,此妇女正执火箸拨动炉中的炭火,以便等水沸后点茶。
斫鲙雕砖
纵34.2厘米,横24厘米,厚2.2厘米
斫鲙雕砖表现一名妇女剖鱼做饭的场景,她腰系宽大的斜格纹围裙,挽起袖子,露出胳膊上戴的多圈套镯。
她面前的高木方桌上有厨刀和菜墩,墩上置1条大鱼,鼓腮动鳍,栩栩如生,还有3条小鱼用柳枝串起,正等着清洗。
妇女脚边有一盆,盆水荡漾。桌下有一个方形火炉,炉火熊熊,炉上有锅,锅中水正在沸腾,表示即将煮鱼。
这四块雕砖场面生动,人物栩栩如生,为研究当时宋代人们的服饰、家具和饮食等生活情况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工艺美术和历史价值。
2号站注册《Q2347-660》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2号站平台登录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
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
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2号站注册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映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中国古建筑史的必要条件。建筑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的伟大篇章
2号站注册《Q2347-660》最近,一段“故宫建筑模型在强震模拟中岿然不倒”的视频在微博上火了。这段视频来自英国电视台第4频道制作的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博士是该纪录片中展示的故宫建筑模型抗震试验的主要设计者。他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道:“这是首次将故宫中某一建筑的整体结构模型放置在地震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出乎意料,模型经受住了10.1级地震的考验”。
根据地震学理论,一般用地震烈度来表示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但是该片英国导演认为,对英国观众来说,地震烈度的概念比较陌生,而更倾向于接受震级的概念。“因此,在纪录片中,用震级来代替烈度描述地震作用强度。”周乾表示。
在做故宫建筑模型抗震测试前,2号站注册英国摄制组曾经做过一些欧洲古代建筑模型的抗震试验,砖石结构模型都以坍塌告终,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能扛过强震吗?测试开始前,参与拍摄该节目的英国专家理查德和周乾打了个赌。理查德认为,故宫建筑模型肯定会被震垮。
起初,在体验3级到4级地震时(地震烈度约为5—6度),模型只是在试验台上轻微晃动。随着地震烈度的不断增加,模型晃动的幅度增大,两侧的砖石墙体出现垮塌。加码到10.1级地震强度时,地震波烈度的峰值已超过历史地震的最大值,振动台加载装置也已达到工作极限。
然而,在如此剧烈的地震作用下,试验模型仍然保持稳定摇晃,并在震后基本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建筑整体屹立不倒,立柱只是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古建在地震作用下“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理查德曾向我描述,他在现场感受到,在强震作用下,有一个巨大的冲击力扑向模型。模型开始摇晃,但是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在复位过程中,古建筑模型像揉太极球一样,把地震力往外推了出去。这很像中国太极功夫中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周乾说道。
太和殿平摆浮搁柱底
故宫建筑模型表现出的“强震不倒”靠的是什么?周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隔震理念应用到建筑中的国家,故宫建筑的设计建造中充分考虑了抗震的需求,采用了多项隔震技术。
所谓建筑隔震,就是在建筑基础部位安放可运动装置;地震发生时,通过装置的运动来耗散、吸收部分地震能量,并错开地震波的频率,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的损害。
故宫古建筑的隔震是如何实现的呢?周乾举例解释道,比如建筑的柱根并非插入地底下,而是平摆浮搁在柱顶石上。地震作用下,柱根在柱顶石上往复运动,产生摩擦滑移隔震效果。
故宫古建筑的梁与柱采用榫卯节点形式连接,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插入柱顶预留的卯口中。地震作用下,榫头与卯口之间反复开合转动,并产生小量拔榫。拔榫即榫头从卯口拔出,但不是脱榫,榫头始终搭在卯口位置。这种相对转动也是摩擦减震、隔震机理的体现。
柱顶之上为斗拱。斗拱由坐、拱、翘、升等小尺寸构架由下至上层层叠加而成。地震作用下,这些细小构件之间相互挤压、错动,可耗散大量地震能量,并能够延长建筑的晃动周期,产生隔震效果。地震结束后,这些小构件基本能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保持完好。此外,厚重的屋顶犹如一个胖子,在外力作用下晃晃悠悠的往复摇摆,但始终保持稳定不倒,起到了很好的隔震效果。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按英国摄制组最初的设想,他们希望能复制太和殿的模型进行地震测试。
但受试验条件限制,建筑模型将在一个长宽均为3米的震动平台上接受地震考验,这意味着要按1∶20比例缩小建造太和殿模型。“缩小20倍后,太和殿模型中木柱便只有火柴棍大小,会导致试验严重失真。”周乾指出。
为了找到一个既能体现故宫建筑典型构造特征,又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古建筑,周博士和摄制组导演反复论证研讨。最后,他们决定以故宫南三所大门为原型,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相关规定,对其开间尺寸进行适当调整,加工成缩尺比例约为1∶2的试验模型。
周乾介绍,模型建造过程中,瓦作、木作、石作等所有工序严格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进行施工。《工程做法则例》是清代官方颁布的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在试验模型安装过程中,工人有一些不符合复原故宫官式木构古建的施工行为,如对斗拱采用了钉子、柱顶石平面尺寸过小、木材使用了裂纹较大的材料等等。周乾都让他们逐一进行了拆改,原汁原味地再显故宫官式木构古建的施工工艺特征。
“尤其是斗拱,古代斗拱构件间采用暗销及榫卯咬合,不采用钉子。我们希望能最大限度还原眀清官式建筑结构特点。”周乾说道。
及时保养促进古建筑益寿延年
据统计,自紫禁城建成以来,故宫古建筑经受了大大小小至少222次地震的考验,其中不乏像1679年北京平谷发生的8.0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
在周乾看来,故宫古建筑之所以能抵御非常罕见的地震,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这些古建筑在历朝历代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保养。在古代,皇帝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经费用于紫禁城建筑的修缮,2号站注册开户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修缮工作。如明代为工部营缮清吏司,清代为内务府营造司。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先后成立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来对故宫古建筑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缮。
“建筑就像人一样,具有生命属性,时间长了,难免老化并出现各种病害,如开裂、拔榫、变形、糟朽等。只有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它们进行维护保养,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才能使它们抵御包括地震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实现延年益寿。”周乾说道。
2号站注册《Q2347-660》游子山,相传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此山中讲学,因而得名。山上原有一古庙,其主持叫真禅,现在的真如禅寺是九华山高僧慧深法师所倡建,寺名由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现真如禅寺为九华山旃檀林下院。
进入山门是一尊高耸的露天大佛,原称“金陵第一石佛”。它高21米,重达1000多吨,是由70多块石头雕塑拼起来的。这尊大佛是从厦门普天寺请来的,名叫阿弥陀佛,大佛前的广场可容纳万人同时拜佛。后石佛全身渡金,因此又有人称其为第一金佛。
“山水这边秀,徒为他乡客”。2000多年前孔子登临游子山,见这里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风景非常秀美,而吴楚之争留下的创伤仍随处可见,不由感慨万分,油然而生思归情怀。他觉得自己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2号站注册谏君乏术,爱民无方,该回归故里,颐养天年了。数年后,孔子在曲阜抑郁而终,后人为纪念这位圣人,便将此山命名为游子山。
游子山是集懦、佛、道三教于一体的“三教圣地”。山势起伏,低丘逶迤,山水相间,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游子山南麓已建起了内有高21米“华东第一石佛”的规模宏大的真如禅寺,不仅孔子来过游子山;相传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渡海来华弘扬佛法时被这里的景色吸引,曾来此休闲游览。高淳民间一直认为,地藏王菩萨来华的第一落脚之处就是游子山。清朝时,2号站注册开户道家门徒见这里静、奇、秀,山下农田肥沃,山上松竹葱绿,于是在游子山顶建起了道家寺观—玄武庙。
游子山是南京郊县高淳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88米,秀丽挺拔,山上松繁饱茂,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被誉为“濑渚第一形胜”。
每年正月十五,高淳人都要到游子山去游玩,称之“晒晦”,即驱除邪恶的意思。可见,游子山是高淳人民心目中的圣山。